我的免疫学学习感想

如果要说大学里学到的哪些知识已经对我起到了实际的改变,一是大二上学期重修的无机化学,二是大二下学期的免疫学。无机化学帮助我摆脱了这些年来心头的阴影,让我知道究竟怎么学习;免疫学则让我思考了所谓的“专业”是什么,以及一些以前没有深入思考过的其他事情。

我学免疫期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我认真听了课、看了书,自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免疫知识,再打开练习题,发现几乎一道题都不会做的那种挫败感:

例1. 下列哪一种免疫分子具有黏附作用?

A. CD3 B. mIg C. CKR D. Igα/Igβ E. CD28

例2. 选择素家族的CD编号是?

A. CD29 B. CD49 C. CD18 D. CD61 E. CD62

例3. 胞浆区含有ITIM的CD分子是?

A. CD2 B. CD28 C. CD4 D. CD3 E. CTLA-4

例4. 成熟T细胞共有的CD分子是?

A. CD4 B. CD8 C. CD3 D. CD28 E. CD40

例5.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哪一种?

A. IgA B. IgG C. IgM D. IgD E. IgE

重修完无机化学后,我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如果一门课学得好,我应该会觉得配套练习中绝大多数的题目都很简单。而免疫学的题我一眼望过去几乎就没有会的,这让我很受挫折,同时也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对这门课的理解出了错。

我以为免疫的题目会着重提问免疫系统中各种活动发生的流程,比如T细胞是如何分化发育而来的,或者说T细胞、B细胞各介导什么样的免疫应答,而不是像这些题一样,怎么选项都是“奇怪的符号”,让我选择具体的分子?这是免疫学吗?这难道不是在死记硬背吗?这是我当时的困惑。

但是,我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去把这些奇怪符号一个一个死记住,因为期中考试是可以激发学生潜力的。这些小东西大概长这样,感觉和记忆日语的假名类似:

... IgA IgM IgG IgD IgE MHC HLA HLA-B27 HLA-DM TCR CD3 CD4 CD8 CD28 CTLA-4 BCR CD80/CD86 CD40 CD40L Fas FasL MBL FcγR FcεRⅠ TAP ELISA IFN-γ IL2 IL4 IL6 IL10 IL12 Th1 Th2 Th17 Th22 Tfh Treg AICD ADCC CTL B1 B2 αβT γδT NK NKT GVHR HVGR ...

当我能够区分相当一部分的怪异符号后,我的观念发生了转变。我想或许所谓的“专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背、记的结果,而并非从什么更加高级的活动中产生。拿免疫举例,如果我不死记硬背住这些概念,在阅读论文的时候,应当作为常识读过去的内容却要拿出免疫书来翻,这就会使效率下降。比如说:涉及炎症反应的文章,基本上都会提到细胞因子IL-2, TNF-α, IL-6等等,如果我已经记住了这些概念,我就知道“哦,IL-2是可由Th1细胞产生的,可以刺激CTL的增殖和分化。TNF-α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一员,是巨噬细胞产生的,好像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IL-6......嗯,好像是Th2细胞产生的?促进体液免疫?......”记忆住这些名词及其作用,在与其他人交流时就至少不会因为无知而感到恐慌。

这就是免疫带给我的第一个思考:“死记硬背”的确是一种学习能力,而且死记硬背可以让人变得更专业。虽然不是很乐意接受这样的事实。

我想,如果我完全忽略这本书的中的具体分子,能看懂这本书吗?答案是肯定的,免疫中各种各样的过程脱离了具体分子也能让人读懂,但无法解决一个关键问题:我怎么确定这本书的内容是正确的(符合事实的)?去掉具体分子之后的免疫学是一套能够让人理解的如魔法书一般的神奇理论,但是无法让人相信事实就是如此。比如说,凭什么说人体内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凭什么不是只有体液免疫?或者......有没有可能存在第三种免疫?

数十年前,人类对免疫系统的认识就处于类似的猜测阶段。人们认为淋巴细胞只有一种。这很能理解,谁会从一开始就想出几种淋巴细胞来麻烦自己呢?但Jacques F.A.P. Miller教授通过实验,推断出小鼠体内应当有第二种淋巴细胞,它们在胸腺发育成熟,不产生抗体,但能对移植物产生排斥反应。Jacques Miller认为,既然这群细胞要经过在胸腺(Thymus)的发育,就把它们命名为“T”淋巴细胞,来自骨髓(Bone marrow)的那一群细胞就叫作“B”淋巴细胞,毕竟不是同类的细胞,还是从命名上作个区分比较合适。这一理论一经推出,就遭遇了和上文一样的质疑。剑桥大学的教授就称“B”和“T”是“Bullshit”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不过这样的人显然已经失去理智,不用理会。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借助科技把这两种细胞揪出来了。

直到T细胞被发现后,人们才开始推广“人体内有不止一种免疫”这一概念,才开始有意识地把免疫进行分类,才开始重视胸腺的研究。慢慢地,人们甚至发现,细胞免疫其实才是最主要的,B细胞的体液免疫与T细胞脱不开关系。

如果没有发现T细胞,细胞免疫的理论就是虚无的。与之相似的道理,如果人们没有发现特定的分子,对免疫过程的描述也是无依据的。

如果我不知道这段历史故事,我还以为人类受到上天的昭示,从一开始就知道体内既存在细胞免疫也存在体液免疫。这听起来很夸张,但当你跟着老师学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感觉。

我的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我现在甚至觉得和对免疫反应过程的描述比起来,这些分子才更加重要,因为这些具体的分子是免疫反应得以进行的根本保障。我也因此开始怀疑一切试图划分类别、推广偏见的命题,它们很可能误导人的认知。比如:“西方人崇尚自由主义而中国人不崇尚”、“男生就是对理科比较有感觉”、“女生到了高中就是会没有男生发展得那么好”......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以前的我一样,根据名号而非根据本质作出判断。例如:择校时,学校的教学质量其实比学校的名声更加重要。具体地来说,就是要看学校里老师的水平如何,有多少钱,诸如此类的因素,而不是单看学校的排名和评分,也不仅是看学校的花坛修建得好看与否。这可能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进步(可能不太严谨)?因为单凭假设是无法确保一件事情的发生的,必须要来点确切的保障。

例如,“我计划在暑假好好学英语”。这是不错的想法,但是浮于假设,想要完成这一计划可能需要很强的自制力。直到现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有很高的概率完成这一计划。但是此时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可以几乎确保这一计划完成:报名一场托福考试(只是举例)。考试费很贵,而且不能够全退回来,一旦报了这场考试,“我”就必然会强迫自己在假期学英语,而且会努力让自己考出不差的成绩。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怎么办?没关系,别忘了:“在暑假好好学英语”才是“我”的目标,“考出好成绩”并不是,它只是一个副产品。如果不报名这场考试,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我”坚持每天背50个单词,稍微看看书,并且完全忽略英文输出。过了半个假期,“啊,好累啊,不如休息几天吧!”结果一休就是半个暑假,学英语的计划彻底完蛋了。

这就是免疫带给我的另一思考:“确切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对科研进度推进的保障,就是开展“项目中期检查”;人类社会对社会安定的保障,就是立法、司法、执法、监督等职能机构的设置以及权力的相互制衡,一旦这些保障措施出了什么问题,社会混乱、专制集权就有发生的可能。另外补充一点:学校确保我学习的手段就是设置令我吐血的期末考试并且按成绩算学分,否则我才不想记这些奇怪的符号呢。

以上就是我目前能够想到的。

如果文章存在科学性错误,请务必指出,因为这篇文章是公开的,错误的信息可能会误导其他读者。感谢。

附录: 清华大学对 Jacques F.A.P. Miller 的专访

Some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